2015年11月3日 星期二

手工皂-皂化反應

皂化反應英語:Saponification
鹼 , 催化下的水解,而生產出羧酸鹽,尤指油脂的水解。
狹義的講,皂化反應僅限於油脂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混合,得到高級脂肪酸的鈉/鉀鹽甘油的反應。這個反應是製造肥皂流程中的一步,因此而得名。其化學反應機制於1823年由法國科學家米歇爾·歐仁·謝弗勒爾(Eugène Chevreul)發現。

化學反應:

皂化反應是一個不可逆 放熱反應
皂化反應是一個較慢的化學反應,為了加快反應速度,可以在化學反應的過程中:
1.以物理方式不斷攪拌溶液以增加分子碰撞的數量(以達trace狀態)
2.達Trace後入模,可以將皂模放入保麗龍箱中保溫,或者覆蓋毛巾,報紙......
   (因為大部份的化學反應在溫度比較高的狀態下,反應進行比較快,
    手工皂入模後其實還在進行著皂化反應)

皂化值:

習慣上,將1g油脂鹼水解所消耗的氫氧化鈉毫克數定義為皂化值。也可以利用它計算油脂的相對分子質量。

肥皂的製成:

脂肪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三酸甘油酯,它的鹼水解方程式為:
\begin{array}{lcl}
CH_{2}OOCR\\
|\\
CHOOCR &+ 3NaOH \rightarrow 3RCOONa + CH_{2}OHCHOHCH_{2}OH\\
|\\
CH_{2}OOCR\end{array}
R基可能不同,但生成的R-COONa都可以做肥皂。常見的R-有:
  • C17H33-:8-十七碳烯基。R-COOH為油酸
  • C15H31-:正十五烷基。R-COOH為軟脂酸
  • C17H35-:正十七烷基。R-COOH為硬脂酸
油酸是單不飽和脂肪酸,由油 水解得;
軟、硬脂酸都是飽和脂肪酸,由脂肪 水解得。
上列式子中, R-COONa即是肥皂,而CH2OHCHOHCH2OH就是甘油(丙三醇).

去污原理:

肥皂分子有一端由許多碳和氫所組成的長鏈,稱為親油端;另一端則為親水性的原子團,稱為親水端
使用肥皂時,油污被親油端吸附著,再由親水端牽入水中,達到洗淨效果。

: 以上論點出自大學普化,以及維基百科皂化反應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